次日,筹饷司公房内,柳湘莲查阅京师附近的矿产资料,考虑何处开矿办厂为宜。
不仅是为赚钱、收税,也是为安置辽东难民。山海关封锁严密,流落京都的难民不算多,而同辽东一海之隔的山东已有乱相。土地作为主要生产资料早被瓜分完毕,突然冒出这么多人,哪里安置的过来?主客之间龃龉日甚,将来也是祸源。
他准备税卒营装备齐全后,就带他们长途拉练,顺便考察备选地。
敲门声响起,传来柳落声音:“大人可在?”
在家唤“二郎”,在外称“大人”,他倒分的清楚。柳湘莲应道:“进来。”
柳落推门走入,面带喜色,手里拎着一个小巧锦盒。
税卒营建立、筹饷司渐入正轨后,他便脱离出去,专注于筹建运作柳氏商号。柳湘莲给他的定位是后勤总管,必须任用信得过的自己人。
“瞧你乐的,是有好消息?”柳湘莲笑问道。
吩咐柳落做的事太多太杂,一时倒也猜不出是哪件事做成了。
柳落点头笑道:“东西做成了。”说着模仿柳三抽旱烟的样子,吞吐气息。
“快给我瞧瞧!”柳湘莲明白过来,随即大喜。
柳家最近招纳了不少技术可观的工匠,聚在城外临时工坊中,按照柳湘莲的指点试制各类新鲜玩意儿。香烟便是其中之一,筹饷司下一招就落在它身上了。
柳落将锦盒放到桌案上,揭开之后,躺着十根粗壮卷烟,粗细长短一致,体积比前世的卷烟要粗大些,容量约有两三倍。
柳湘莲拿起一支,动作娴熟地双指夹起,摆好姿势,笑道:“给爷点上!”
柳落诧异,二郎动作何其熟练!他也是老烟枪不成?当即掏出火折子,揭开盖帽吹了吹,出现明火,帮他点了。
柳湘莲试了两口,似曾相识的感觉,味道有些怪异,不大适应。毕竟品种、烤制技术、添加的香料不同,有差异在所难免。是好是坏,他的判断不算数。便问:“有没有请人试过?觉得此物如何?”
“老烟枪们无不赞为‘神物’!”柳落笑道。
主要是加了香料,味道浓郁芬芳。又以棉花作为过滤嘴,比直接入肺明显减少辛辣。
“制作速度怎么样?”
“匠人已做出你说那种的卷烟器,现在正试制更大型的,据说难度不大。到时一人一日制上万根不成问题。”
“那就好。”柳湘莲很满意,效率慢慢提升就是。
“不过,”柳落略有担心:“也有不好,成本太高。使用纸张和棉花,也恐惹人非议。”
意思是定会有人说,珍贵纸张和棉花竟拿来做这种东西,玩物丧志、奢靡无度、暴殄天物!
柳湘莲不以为然,有人没衣穿,不做这个就有了吗?不如收税!成本高也无妨,总有个渐进过程。试了两口便熄灭了,他可不想染上,嘱咐道:“记得给三叔送些。”
“已派人送了,老头子这回肯定觉得我是大孝子。”柳落得意道。
柳湘莲觉得好笑,这玩意儿可不是什么好东西!
“接下来继续制作卷烟器,你也继续囤积烟草,准备建厂吧。”
“在哪儿建厂?”
“天津。临近运河、兼有海运,方便收购原料,出了成品也好散货。”
送走柳落,柳湘莲开始写奏本——建议加征烟草税!
……
夜色已深,大明宫灯火辉煌,内监侍女,寂然无声。
国事繁重,可忧者多,可喜者少,立国未及百载,竟有飘摇之势。满朝公卿,大言者多,任事者少,后者往往还要被群起而攻之。歪风邪气渐起,凡事只论阵营敌友,不看是否于国有利。
永隆帝忧心忡忡,不敢懈怠,深夜仍伏案批阅奏章,面现倦色。翻开柳湘莲所上题本,不觉一喜,来了精神,难道那小子又有敛财的好主意?待看清题目,有些愕然——加征烟草税?
他觉得荒谬绝伦,眉头都拧到一起了,柳小子难道不知朝廷一贯禁烟?若是征税,不就意味着不再禁了?忍着不悦,粗略往下看,渐渐陷入思索。
烟草他也知晓,点燃后吞吐烟雾,人为之陶然如醉,精神爽利,如似神仙。
此物非中国原有,数十年前自吕宋国传入,名曰“淡巴菰”,也叫‘醺’。最初在福建漳州等沿海之地种植,当地出海谋生者众,在外染上恶习,带回种子。当地官府不上报,朝廷自不知晓。不料竟然蔓延开去,至今内陆乃至荒寒北地也有种植。
医者多言其有驱寒效果,也可用于防瘴。但是不夸张的说,此物实为一大祸患!之所以传播速度极快,就是因为种植此物获利丰厚——“一亩之收可以敌田十亩”“关外人至以匹马易烟一斤”“烟草三四斤易一牛”!
小民无知,贪图厚利,怎能不“争趋焉”?结果便是吸食者渐众,种植面积越来越广,个别地方甚至出现“烟草之植耗地十之六七”!江南某些州县不仅普遍种植,且“老少男女无不以烟相矜诩”“三尺童子,莫不食烟”!
太上皇时有地方官奏称此物占用良田,靡费人力,请求禁止。太上皇听从意见,下诏禁止种植,违者罚没。但众所周知,禁令效果不佳,反倒越禁扩散越广,最后有令不行,只按寻常货物征税。
有人为之感叹:“愚民废农偏种烟,五谷不胜烟值钱。岂知谷贱饥可饱,忍使良田滋毒草。”
想到此处,永隆帝不由感叹朝廷威信不足,以致政令不行。
其实他想错了,不是熙朝不行,在烟草面前,哪个朝廷都不行。
另一时空的崇祯帝颁布禁烟条例,对吸烟者处以极刑——“敕禁私贩,至论死。”有位举人入京赶考,仆人不知此令,抽烟被发现,斩首!结果呢?就连洪承畴都要吸烟,说北地严寒,兵卒不吸不行,生性执拗的崇祯也不得不屈服。大明如此,满洲也好不到哪里,皇太极颁敕禁令,严禁“出境货买烟草”,同样越禁越盛,待到清末就变成烟草税,成为重要税源之一。
思之再三,反复想着“寓禁于征”四字,永隆帝斟酌良久,终于决定试试。
通过有限几次出手,他也瞧出柳湘莲办事思路——不像某些臣子那样直接对最难办的问题出手,总找一些似乎关系不大的小处着手改变。这种策略是为了减少阻力,免遭外界一致反对。
前阵子谕令加征当税,到现在还有人不消停,有地方官以此举增加百姓负担为名上疏抗议。明年能征收上来多少还不能确定,真是又丢面子又丢里子。所以这次征收烟草税,他不想直接发旨,还是让朝臣讨论商议。柳小子总这般小心翼翼也不像话,也该出来亮亮相了。
于是命内监前去传旨——着户部主事柳湘莲明日参加早朝,商议烟草征税事宜!
喜欢红楼鼎革请大家收藏:(www.5ssw.com)红楼鼎革五四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