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到长孙无忌讲完整件事情的时候,所有的脸上都是一副苦恼的表情,就连李承乾也低着小脑袋瓜在想些什么。
“诸位,怎么看?有什么想法吗?”看着长孙无忌回到了自己的位置上,李世民缓缓地开口。
正如他所说的,他今天来其实是为了两件事,一是李承乾和冯智彧的以后,二就是这件事了。
要说能有现在的结果还得多亏了长孙皇后。
虽然说后宫一直都有不得干政的说法,但实际上长孙皇后的干政还是属于比较严重的那一种。
只不过她的干政并非像是吕雉和刘娥那种直接干政,也不似慈禧那般的垂帘听政,而是她的想法会对李世民的最终决断产生很大的影响。
比如当初受贿的长孙敞,也比如让李世民怒斥“会须杀此田舍翁”的魏徵。
这一次,冯智彧也是依托于长孙皇后的出面,这段时期也就只有她才能在不分任何情况下就让李世民这个皇帝释怀并且正视事实。
现在因为长孙皇后的关系,李世民对冯智彧更加看重了,但是眼下他却并没有直接去询问冯智彧。
李世民深知,一个王朝是不可能靠着某个人撑起来的,即便是有这个可能也不会长久。
比如,诸葛孔明。
但是,自长孙无忌把事情说清楚之后却无一人开口。
在所有人,包括魏徵看来这都是一个死结。
隋末唐初的时候天下纷乱不堪,百姓们的生活苦不堪言,为了生存下去别说是变卖田地了,就算是卖儿子女儿的都不少见。
到了现在,百姓们手中的田地该卖的不该卖的都已经卖得差不多了,他们能有什么办法?
找那些贵族追回?人家当初也是花了真机白银买的,怎么可能说追回就追回?
不追回怎么办?没办法!
这就是个死结了。
只不过,一些人的沉默不代表着所有人都会沉默,总是会有人站出来的。
“回陛下,周曾有言,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以臣愚见,陛下应当下令,将天下所有土地都收归朝廷!”
在没有人开口的情况下,一个最让人意想不到的人开口了。
马周。
马周的发迹冯智彧是清楚的,毕竟这也是大唐最出名的人之一了,只不过那还是贞观三年末四年初的时候。
对于马周的发迹,冯智彧并没有做任何表示,甚至什么都没有跟李世民说。
当时的他和岭南冯氏正是风头最盛的那段时间,在天灾之下四处的百姓们都在议论着贞观二年那四十万石的粮食,冯智彧不会在这个时候冒泡。
自己家的实力已经够强大了,若是开口阻止马周入朝,那就不免会落人口实,让人觉得他们冯家见不得别人好。
可相反的,如果他开口同意的话就在无形之中让马周成了岭南冯氏阵营的人,有拉帮结派之嫌。
所以,什么都不做才是最好的解决办法。
“马御史,你可知道这些话代表了什么?”魏徵站了出来,对马周的话表示了反对意见。
“现在天下土地中有多少是功勋的封邑,又有多少是官员或他人的私人财产你可知道?”
“若是如此做,你让陛下怎么面对天下人的悠悠众口?”
听着魏徵的话,冯智彧微微一笑,但却什么都没有说。
土地回归朝廷其实是最好的办法,这可以从根源上杜绝占用耕地种植棉花的事情发生。
百姓会不会去种植棉花是无所谓的事情,因为有赋税这种东西压着,百姓总是要种植粮食的,而赋税又是按照丁口数收的。
也就是说如果是百姓,那么种植棉花的面积肯定不会太大,就算是很大,也不会大到影响到朝廷税收的这种情况发生。
但是世家贵族就不一定了。
“下官不才,没有更好的办法了,那就请中书令来解决此事吧。”
面对魏徵的张口就来,马周可是一点儿都没惯着他,直接一句话把魏徵给怼死了。
你说我的办法不好,那你来吧!
魏徵向来都是朝中最不按照常理出牌的人,那里遇到过和他一样,甚至是比他更不按照常理出牌的人?
这一下子魏徵是说也不是,不说也不是,眼看着马周坐回了自己的位置,他还是只能尴尬地站着。
不过还好,李世民开口给了他个台阶下。
“智彧,你怎么看?”
听到李世民开口,魏徵立刻不动声色的退了退,然后坐回了自己的位置上。
“儿臣赞同监察御史的意见。”冯智彧拱了拱手,然后看向了马周的方向。
马周有些不明所以。
自己好像和这位极受恩宠的驸马没什么交集吧?怎么就站出来帮自己说话了?
不过事实证明是他自己多想了,因为冯智彧赞同的只是意见,而非是马周这个人。
“那对于玄成所说的后果你有什么办法处理吗?”李世民没有松口,而是紧追着冯智彧问道。
“没有办法,但将所有土地都收归朝廷是势在必行的事情,有结果要做,没有结果也要尝试着做。”
“理由呢?”长孙无忌也开口了。
他其实不是很赞成这个一件,因为他是土地私有化的既得利益者,他家里就有很多的土地。
其中很大一部分都是新增的,是五姓七望陨落之后他命人收购的。
现在如果把土地都收归朝廷,对于长孙家来说无疑会损失很大一笔钱财。
“其实站在个人的角度上来说我也是不愿意的,毕竟我的名下也是有不少土地的,我的妻子襄城公主亦是如此。”
“但是利有大利和小利之分,有公利和私利之分,也有眼前和长远之分。”
“说到底,我能够占据这么多土地富甲一方,依靠的还是大唐的存在,而我是大唐的官员,是大唐的贵族。”
“若是没了大唐,那我什么都不是。”
“大家想一想,现在百姓能吃饱了,白叠花一出马上也能穿暖了。”
“吃饱了也穿暖了,百姓们最想的是什么?自然就是孕育子嗣传宗接代了。”
“大唐的人口会越来越多,按照大唐律例,每个成年男丁都会分得八十亩口分田和二十亩永业田。”
“但是大唐的国土是有限的,哪怕是江南还有着大片没有开发的土地,但终归有一天是会分完的。”
“到时候我们又该怎么办?”
“百姓们吃不饱饭会怎么办?到时候朝廷有那个能力去赈济整个天下的百姓吗?还是说百姓们会心甘情愿的饿死也不会兵行险着?”
没有细说,冯智彧说道这里就停了下来,但是在场的人都知道了他的意思。
也知道了后果。
喜欢大唐:我爹是土皇帝请大家收藏:(www.5ssw.com)大唐:我爹是土皇帝五四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