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章 不愧是我儿子
另一边。
远在京城的武宣帝,尽管情报会慢些,但关于李明远闹事的事情却很及时。
也不知道这是不是三公主的小心思,总之李明远坑靖远候的事已经传到了武宣帝以及一众大臣的耳朵里。
“哈哈……”
御书房内武宣帝笑的很大声。
李明远这次做的确实很不地道,但却让人很过瘾。
光是靖远候就坑了五百万两银子,简直让人不敢想象。
笑着笑着,武宣帝的眼眸阴冷了下来,充满了震惊与狠辣。
武朝的赋税之低超过历朝历代,然而百姓却没有想象中那般安居乐业。
这是为何呢?
此时此刻已经不用明说了。
呵呵,为国分忧的诸侯?
分明就是蛀虫,不杀留着何用?
“陛下很开心?”
“太子闹得事情越大,武朝乱的可能就越大。”
“一旦武朝乱了,各国便会蜂拥而上!”
老妪一直跟在身边,是武宣帝唯一能谈心的对象。
刘彰等人现在正忙着削藩的事情,根本没时间过来帮忙处理政务。
“为何不开心呢?”
武宣帝冷笑一声,道:“若是诸侯敢造反早就做了,何至于等到今天,太子此举才是真正地干了件大好事。”
“……”
老妪低头不语。
若是武朝乱了,那乱的根源必须除掉。
这是身为武朝之剑的她必须做的事,到时候李明远能不能活着还是问题。
可武宣帝不仅没有一点担心,甚至还这般赞许,着实让她有些不理解。
如今的武宣帝,早已跟以前的那个他不一样了。
因为李明远强势崛起,武宣帝似乎又有了野心。
“朕知道你们的职责所在,可这事是因朕而起。”
“太子不过是朕的棋子, 你们最好是不要随意出手。”
“到时候被太子针对, 可别怪朕没提醒你……”
武宣帝知道老妪心里想什么,但他一点也不担心。
乱世可能会有,但武朝乱不起来,因为如今的局势淡化了乱的可能性, 毕竟他有四个孩子眼巴巴地看着皇位。
如此一来, 皇位之争远没有结束,他们只需忍一时之气, 便可以赌一把未来。
当然, 盼着武朝乱的人不在少数,各国都想趁机推上一把。
若是到了这种地步, 那就不是武朝乱这么简单了。
不得不承认李明远高瞻远瞩, 其眼界从不局限于武朝,武宣帝提醒老妪的同时也在提醒自己,很多事并非无解。
只是, 破局之人只能是李明远,其他人根本办不到啊!
“太子此举看似胡闹,实则是逼迫各路诸侯表态,与朕的削藩大计不谋而合。”
“武朝最怕的就是各路诸侯拧成一股绳,如今可以分而划之岂不美哉?”
“争夺皇位本就不是新鲜事, 朕也不会偏袒于谁,这样很好!”
见老妪不说话,武宣帝便继续说,心情是越来越好。
以前他看不到武朝的未来,但现在却看得一清二楚。
三个皇子一个公主争夺皇位,最后谁会胜出他并不知晓,但有一点是可以相信的,那就是不论谁当上皇帝,武朝都会变得固若金汤。
长久以往留下来的沉疴旧疾, 经过他们这么一闹都会迎刃而解。
“恕老朽僭越, 既然陛下不偏袒谁, 为何要将我秦氏最强之人给了太子?”老妪是真的看不透武宣帝此举的用意。
武宣帝一听,哈哈一笑道:“因为太子是朕和德妃的孩子,他想当皇帝朕就让他当皇帝, 他不想当皇帝朕就让他无惊无险一辈子!”
“……”
老妪知道,武宣帝从来没有放弃李明远。
若是李明远没有今时今日的表现, 他会被武宣帝安排的明明白白,至少不用担心会不会有生命危险。
几个月前李明远突然病倒, 只是一个非常偶然的事情, 当时武宣帝都慌了神。
可谁能想到,这一病就变了一个人,还成了当今太子。
“我儿子,好啊……”
武宣帝嘴角含笑,面色红润。
他很高兴,从没有这么高兴过,李明远给他带来了太多的惊喜。
只是笑着笑着,一抹猩红从嘴角流出,老妪吓得急忙掏出一瓶药想给武宣帝服下,但武宣帝却摆了摆手。
积劳成疾的老毛病了,若是以前他可能会担心害怕,但现在一点也不担心。
“陛下,还请保重身子!”
老妪不管那么多,将药丸递了过去。
宫中御医好不容易配出来的药,可以很好地压制武宣帝的病情。
最近他吐血的间隔越来越短了,老妪很清楚这意味着什么。
“保重什么?再怎么保重,也顶多苟活一年半载。”
武宣帝用手帕擦掉嘴角的血,有气无力道:“若是以前我会怕,可现在我高兴着呢!双腿一蹬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多舒服啊……”
看他一副看破红尘的样子,老妪只能无奈摇头。
生死有命强求不得,武宣帝的病已经很多年了,能撑到现在恐怕也只是因为太子,陛下的本意应该是等太子长大些,然后传位送太子离开京城。
只是没想到的是,太子却成了让武宣帝放开心胸享受余生的关键。
“陛下, 老朽确实对太子存有偏见,但让七皇子当太子真的……”
老妪知道一些事情, 可武宣帝不知道, 因为这是德妃一直瞒着的事。
也不怪武宣帝查不到,实在是隐藏的太深,放眼各国知道的人都不多。
之所以她知道, 那是因为秦氏曾经接触过这些人,那一次差点被坑死。
而这,也只有武朝世世代代的守护之剑知道,若是李明远当上皇帝,那秦如霜便会知道她所知道的一切。
提醒武宣帝也只是为了武朝不乱,若是武朝乱了她也只能按照祖训办事。
“你想杀朕的儿子?”
武宣帝笑了,看着老妪冷冷道:“当年秦氏捡回一条命,你就不怕太子连根拔了?不是每个皇帝都那么好脾气,可以让你们拿剑架在脖子上。”
“秦氏只是按照祖训办事……”
老妪没有辩解,因为她确实是这么想的。
那一次是秦氏受了蛊惑,但秦氏从来没想过做威胁皇帝的存在,一切都是为了武朝,这是太祖皇帝的遗训。
“是啊!祖训……可你觉得太子会管这些吗?”
“不妨再打个赌,我赌太子可保武朝万世太平!”
“我和德妃的儿子,岂是尔等能看透的?”
武宣帝自称改了,毫无帝王的威严,只有为人父的宠爱。
他愿意相信李明远,无论做得多离谱都是对武朝有利的。
若为此,卖国又如何?
喜欢太子殿下何故卖国请大家收藏:(www.5ssw.com)太子殿下何故卖国五四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