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 震惊朝野
打定了主意,但李明远没有直接行动。
欣儿还需要静养一两天,不然这一路舟车劳顿很可能会落下病根。
因此,在李明远还没有行动之前,京城这边才是最轰动的。
奉天殿。
“嘭”
武宣帝猛地一拍龙椅,怒不可遏道:“岂有此理,王成文竟然为了报仇,在安阳郡设伏意图杀害太子!”
这是他装的,但朝堂上知道的人并不多。
别看他很愤怒的样子,心里不知道多高兴。
有了王成文这事当借口,削藩便顺理成章了。
若是有人还敢抵制,那就是在造反,朝廷可以命人平反的。
除非他们真的想造反,否则就只能忍着,削藩的事便可以轻松许多。
“陛下,安国公之事乃是谋逆的大罪,理应处以极刑!”
刘丞相第一个站出来,痛心疾首道:“现在想来,当时安国公分明是故意造谣陷害太子殿下。不知太子殿下可有受伤?”
满朝文武都看向刘彰,他的话明显就是在给王成文定罪。
不止是构陷太子,甚至还在安阳郡设伏,这无疑就是杀头大罪。
但真正的问题不在于王成文死不死,而是王成文设伏这件事。
设伏需要什么?
军械和私兵啊!
制造或购买军械以及养私兵,这可都是很花银子的事。
经历太子被王成文设伏这一事,这事便被彻底摆在了桌面上, 武宣帝岂会不闻不问?
“哼, 这些年来朕还曾亏待过安国公?”
“可现在倒好,居然用朕的恩宠来刺杀朕的儿子!”
“早知今日,当年就不该将富饶之地赏赐给他!”
武宣帝的愤怒众人看在眼中,害怕在心里。
如此说法已经不要太明显, 群臣一阵心惊肉跳。
封赏那是历朝历代都存在的, 武朝沿用的也是前朝的礼制。
可如今武宣帝却说出这样一番话,他们的心里自然大为震撼。
一场席卷武朝的风暴即将开始了, 而王成文便是这一切的起点。
“陛下, 按照武朝律法,安国公意图谋害太子乃是谋逆。”
“朝廷应当派兵征讨, 并将封地收回, 以示君威!”
“如此一来,也能震慑诸侯!”
刑部尚书朱瑾这个时候开口,可谓是恰到好处。
他本就是掌管刑罚之事, 安国公犯了事就要触发。
可他的话很有意思,收回封地意识君威?
呵呵,傻子都看得出这是什么意思。
“臣愿前往讨伐逆贼!”
“臣请命捉拿乱党!”
“臣附议!”
说话的都是将军,他们可都是经历过战场洗礼的武将。
好战是他们的本性,毕竟他们是为战场而活的人。
武朝多年不动兵, 将士们都没有战场经验可不好。
如今大好时机,正是养兵的时候。
“王成文已经伏诛了,太子也平安无事。”
“今日在大殿之上说起此事,朕的本意并非是激起爱卿们的愤怒。”
“只是朕大感焦虑,今日之事怕是个开始啊!日后指不准会是谁对太子不利,又或者勾结外敌揭竿而起……”
武宣帝眼眸深邃一股担忧让众人不寒而栗,话说到这个份上已经等于明示。
当今皇帝担心的就是拥兵自重,不止是当朝的大将军,更有各路诸侯的私兵。
一旦武朝发生战事, 难保这些人不会有异心, 毕竟如今武朝国力衰弱啊!
别看武朝因为李明远和萧阁老的事变得欣欣向荣, 但这背后隐藏的危机十分可怕,外敌环伺的现在很是危险。
盟约不过是建立在利益之上,若是有更大的利益, 所谓的盟友都是敌人。
利益的牵制是把双刃剑,带来利益的同时会架在自己脖子上。
本就风雨飘摇, 若是还存在内忧那就更难了。
所以,武宣帝的意思很明显。
削藩!
这是势在必行的事。
可一旦如此做, 必然引起轩然大波, 各路诸侯岂会答应?
如此一来必定爆发内乱,这样一来反而会危及武朝根本。
这是很矛盾的事,引发的阵痛可能毁了武朝!
“陛下,臣以为此事事关重大,需从长计议。”
“各路诸侯忠心耿耿,定然不会跟安国公一样。”
“不妨先下一道诏令,让各路诸侯自己做决定,若是他们舍不得朝廷可以给予一定补偿,可若是不愿意,那就……”
刘彰的话说的很有意思,先礼后兵倒也不失为一个良计。
这么做也是为了避免矛盾激化,毕竟突然削藩是很让人难受的事。
“丞相所言甚是,臣以为此事不能操之过急!”
“臣附议!”
有了刘彰的带头,其他人也纷纷表态。
若是不能得到群臣的支持,削藩就是一个笑话。
如今之所以这么轻易地就过了,那是因为此事关系到太子李明远。
李明远是个什么人?
虽然如今名声已经已经好转,但大家都知道他是个睚眦必报的人。
当时王成文的儿子不就是差点污辱了他的侍女,结果硬是被他弄死了。
眼下王成文复仇失败,事关李明远的安危,他们若是说出不答应的话,那等李明远回到京城必然清算他们。
诚然,满朝文武都跟各路诸侯有所联系。
可天下毕竟是姓李,削藩对他们的影响固然是有的,但比起小命来,还是活着更好,没了命拿什么享受荣华富贵。
“嗯,朕知道。”
“此次跟诸位大臣提及, 也是为了商议一番。”
“朕不是薄情寡义之人, 国库虽不是很富裕,但也能给出补偿,希望在场的侯爷和公爵到时候能做个表率!”
话已至此没必要隐藏锋芒, 武宣帝就是要借此机会削藩,而且还是朝堂开始。
原本他打算让李明远当上皇帝后再削藩,可这么好的机会他真的不能错过。
“臣受恩于陛下,自当为陛下殚精竭虑!”
“封地本就是国土,如今也不过是还给陛下,何须补偿呢?”
“我等忠君爱国,绝无怨言,还请陛下明鉴!”
忠义候蔡信当即跪下表明忠义,但话里话外都透着别的意思。
说是不想要补偿,但其实比谁都在意,好在做的还算可以。
“我等和忠义候一样,请陛下明鉴!”
其他几个人当然也要适时表态,否则都出不了奉天殿。
至于几个掌管兵权的武将,他们倒是没有被波及,因为他们都是武宣帝的心腹,否则早就已经被清算了。
“爱卿请起,朕当然知道你们忠君爱国。”
“可世事皆有规矩,岂有不按规矩来的道理。”
“具体如何补偿,容朕和丞相他们商议商议。”
武宣帝笑眯眯地看着众人,他的话说的倒是很随和。
可在场的官员却战战兢兢的,所谓的商议不过是缓兵之计。
为什么给补偿?
无非就是让你们别闹。
等所有事情办妥之后,拿了多少还不都得退回去啊!
喜欢太子殿下何故卖国请大家收藏:(www.5ssw.com)太子殿下何故卖国五四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